回首得两年,曾入灵隐去。
一路看不足,衣沾松上露。
白云来相迎,涧泉飞瀑素。
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

【注释】

灵隐:指杭州灵隐寺。

回首:回头一看,这里指经过两年的离别后重见灵隐寺。曾:过去曾经。入:到。灵隐去:在灵隐寺游览。

一路看不足:一路上看得不满足,形容景色美好,令人留连忘返。

衣沾松上露:衣服被松树上的露水打湿了。

白云来相迎:白云从山涧迎面而来。

涧泉飞瀑素:山谷中的清流像白色的绢缎一样飘舞着。

此景天下无:这样的景色在天下是找不到的。

远胜庐山路:比起庐山的路,这景色要远胜一筹。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从灵隐寺外经过,一路观赏美景,不觉间已是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向山中走去。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含蓄隽永,富有画意,读来如在眼前,回味无穷。

首联“回首得两年,曾入灵隐去。”写诗人离开灵隐寺已两年,现在重返故乡,感慨颇多。“回首”二字,写出了诗人对灵隐寺的怀念之情。“曾入”,表明诗人并非第一次来到灵隐寺。“二年”二字,既写出时间的长短,也暗示了诗人与灵隐寺之间的深厚感情。

颔联“一路看不足,衣沾松上露。”诗人在灵隐寺里流连忘返,一路欣赏不尽。“看不足”三字,表现出诗人对灵隐寺景色的赞美之情。“衣沾松上露”,形象地描绘出山林间的清新空气和清凉的天气给诗人带来的舒适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白云来相迎,涧泉飞瀑素。”诗人继续游览灵隐寺的山水美景,只见山间云雾缭绕,仿佛白云在迎接着他的到来。而那山涧的清泉,则如同白色的绢缎一般飘舞着,美丽动人。这一联诗,将灵隐寺的景色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尾联“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诗人最后感叹道,这样的景色在天下是找不到的。相比之下,他更认为灵隐寺的风景要胜过庐山的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整首诗通过对灵隐寺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意。同时,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画意,读来如在眼前,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