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鸟私情虽孝恳,谀人藐主岂忠诚。
堂堂大汉天潢派,何必陈情以伪名。
【注释】
乌鸟私情: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情。
孝恳:指对父母的孝顺。
谀人:曲意奉承别人。
藐:轻视,轻慢。
伪名:虚假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写于李密被迫离开长安后,向晋武帝上书,陈述自己与杨妃的关系,希望得到赦免。诗中以“乌鸟私情”喻指对母亲的至爱之情,表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对晋王朝的不满。
首句“乌鸟私情虽孝恳”,诗人以乌鸟喻己,说自己尽管有孝心,但这种孝心是出自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并不是为了得到晋王的赏识而虚情假意。接着用“谀人藐主岂忠诚”一句来反衬自己并非出于谄媚之心。这两句是说,虽然自己有着孝心,但是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晋王所害,所以才会不择手段地投其所好,希望能够获得晋王的谅解和赦免。
中间两句“堂堂大汉天潢派,何必陈情以伪名”,诗人用“堂堂大汉”来形容自己的身份地位,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卑微之人。他认为自己既然出身高贵,就没有必要通过虚伪的方式来博得晋王的欢心,更没有必要将自己的真实面目暴露给晋王看。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出身高贵,但并不会因此而自傲或者狂妄,而是会保持谦逊的态度。同时,他也明白即使自己不将真实面目暴露给晋王看,晋王也不会因此而放过自己,反而会更加严厉地对待他。
最后两句“何必陈情以伪名”,诗人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目的,即希望能够通过陈情表来获得晋王的谅解和赦免。然而,他并不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做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因此,他宁愿选择沉默,也不愿意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失去尊严。这两句是说,虽然自己知道通过陈情表可以获得晋王的谅解和赦免,但是他却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做不仅会让自己在晋王面前失去尊严,还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因此,他宁愿选择沉默,也不愿意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失去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