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山河不易图,投鞭欲使断江流。
骄兵百万填淝水,狼狈归来国已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苻坚伐晋”的注释,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结合着注解进行分析即可。

译文:南方的山河是不容易图谋的,挥鞭子就想使断江流。

骄兵百万填淝水,狼狈归来国已休。

注:苻坚(317年-354年),前秦国君,政治家。氐族,出生于略阳临渭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苻坚在位期间,对内政治腐败,对外连年征伐,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公元383年,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晋,结果大败,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表现了苻坚南征失败后狼狈退回的场面。诗的前两联,写苻坚欲吞灭东晋,一举平定江南。“投鞭断流”,形容江水的浩大,极言其势之雄壮,而苻坚却以为轻而易举,可见当时东晋的局势十分危急。“骄兵百万填淝水”,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敌军的强盛,而“狼狈”二字,则表明了苻坚失败后的狼狈不堪之状。最后两句,点出了这次战争的失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及苻坚南征失败的惨烈情景,同时,作者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答案】

示例:

诗句:南国山河不易图,投鞭欲使断江流。

译文:南方的山河是很难谋取的,想要用马鞭一挥就把长江截断。

注释:南国:指南方国家。投鞭:比喻轻易取得胜利。欲使:想使……,要使……。易图:容易谋取。

赏析:

此诗前两句以夸张之笔写北方的强固,意在强调南方的艰难。后两句写敌军骄横自大,轻敌冒进而导致失败。最后两句以议论收束全诗,指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