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扆六箴真药石,童君不饵夭天年。
宴游亵狎比群小,灭烛筵边血溅鲜。
唐敬宗,即唐宣宗李忱,唐朝第八位皇帝,年幼登基,大权被宦官、女官掌握,政治黑暗。此诗为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
丹扆六箴真药石,童君不饵夭天年。
丹扆:皇宫内的屏风,以红漆涂饰,称为丹扆。箴: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规劝和警戒。童君:指唐穆宗。夭天年:指寿命不长。
宴游亵狎比群小,灭烛筵边血溅鲜。
宴游:指皇帝与臣子们一起游乐。亵狎:轻慢无礼。比:比附。群小:指小人。灭烛:熄灭烛火,暗指夜晚。血溅鲜:指血溅在鲜艳的绸缎上。
注释:
丹扆六箴真药石,童君不饵夭天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宫中的屏风上的六篇箴言就像真正的良药一样,但是皇帝童君却没有去服用它,结果导致他早逝。
宴游亵狎比群小,灭烛筵边血溅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与臣子们在一起游玩时,轻慢无礼的行为就像是比附于小人,而宴会的灯光熄灭后,鲜血溅在了鲜艳的绸缎上。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风气的批评。诗中通过描述皇宫内屏风上的六篇箴言,以及皇帝童君没有去服用它的后果,来表达作者对于统治者应该重视道德修养和治国之道的观点。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官场腐败、社会风气败坏的情况。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