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倚松北,浮图界竹西。
江通严濑远,云压越山低。
槐里三原隔,襄城七圣迷。
临风悲往事,月落冻乌啼。
【注释】
六和塔:在江苏苏州。浮图,即佛塔。严濑:水深的地方,也作山涧水的意思。襄城:春秋时楚国邑名,后为楚地,故址在今湖北襄阳附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春王二月己亥,公会宋公、陈侯、卫侯、许男、曹伯于北杏……遂会于襄。……秋九月丁卯,及楚人战于方城,……楚人败我师于胥浦……”襄城七圣迷:指三国时蜀将关羽屯兵于襄城南面之樊城,与曹操军对峙;又指东晋大将谢安隐居于会稽的剡溪旁,自号东山居士;又指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到日本传经弘法;又指宋代大诗人苏轼、黄庭坚等人。三原:县名,在陕西省渭南市东南。槐里:县名,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七圣:指汉代张良、萧何、韩信、张飞、诸葛亮、司马懿和唐朝的李白、杜甫等七位大文学家。冻乌啼:形容夜深时乌鸦叫声凄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六和塔时有感而写的。诗中抒发了作者怀古吊今之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褒贬兼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流畅。全诗句式整齐,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悦耳。
首联先写登塔所见。“僧舍”两句,写登六和塔所见的自然景物。“倚松北”,“浮图界竹西”,都是写位置,“松”、“竹”都是常绿植物,它们依傍着寺院,环抱着寺庙,显得十分幽静秀丽。这两句写出了登六和塔的地理位置和周围景色的优美。
颔联“江通严濑远,云压越山低。”是说江水流向远方,越过山岭,云气低垂,覆盖了越山。这两句写出了六和塔所在地势的高峻和周围景色的宏伟。
颈联“槐里三原隔,襄城七圣迷”,是说三原(地名)隔着几棵大树,襄城(地名)被七座山峰包围,看不见它。这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这两句写出了六和塔所在的地势高峻,周围环境险要。
尾联“临风悲往事,月落冻乌啼。”意思是说:面对风声,不禁想起了过去的往事。月亮落下了,寒鸦啼叫起来。这两句是写诗人登六和塔的感受。这两句写出了登六和塔时的情景和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