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何人肯拔尤,周民何友亦何雠。
还家久类苏耽鹤,溷世聊歌宁戚牛。
笔在不妨书甲子,诗亡谁为作春秋。
百年修短终归尽,倚杖看山任白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次韵陈教授见寄二首》。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解释:
朝暮何人肯拔尤,周民何友亦何雠。
释义:早晚之间有谁能拔出我的冤狱呢?老百姓又是什么朋友又是什么仇敌呢。
注释:拔:平反。尤:指冤狱。周民:平民百姓。何友:什么朋友。何雠(chóu):什么仇人。
还家久类苏耽鹤,溷世聊歌宁戚牛。
释义:回到家中很久就像苏武放养的白鹤一样自由。在纷乱的社会里我只是偶尔歌唱宁戚的牛,表现自己的态度。
注释:苏耽:传说中的仙人,能变化成各种动物和人形。苏武:西汉大臣,出使匈奴,被俘留居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后获释回汉,官至典属国。宁戚:春秋时齐国人,曾因饥饿唱“狐裘不暖锦衣薄”,感动齐桓公,任为高官。后世以“宁为”为颂扬贤者之辞。
笔在不妨书甲子,诗亡谁为作春秋。
释义:我的笔还在手中,可以写上一年又一年的日期;我的诗已经失传了,又有谁来为我编撰历史的春秋呢?
注释:甲子:天干地支组合,代表年份。春秋:这里指历史记录。
百年修短终归尽,倚杖看山任白头。
释义:一生的荣枯终究都会结束,我倚靠着拐杖欣赏山景,任由白发苍苍。
注释:修短:生命的长短。倚杖:拄着拐杖。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他感叹自己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遭遇不平,但最终都将归于尘土,一切都会过去。他选择在山林间度过余生,享受自然的美和宁静。诗人的这种豁达和淡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