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竹外独徘徊,叹息人间几劫灰。
燕颔素无难食肉,蟹螯才有便持杯。
世人枉是皆欲杀,明主何尝肯弃才。
多谢诸公共推挽,公车时亦到蒿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意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借竹、燕、蟹等物,抒发了对人才的爱惜之情。“杖藜”句写自己在竹林中徘徊;“叹息人间”句以感慨人生多劫灰,慨叹时运不济,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叹;“燕颔素无难食肉”句用典故说明自己才能未得重用,暗含自谦之意;“蟹螯才有便持杯”句说自己虽被贬谪,但依然能饮酒作乐;“世人枉是皆欲杀”句表现了自己的无奈;“明主何尝肯弃才”句表现出诗人对君主赏识贤能的期盼;“多谢诸公共推挽,公车时亦到蒿莱”句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心愿。综合上述分析,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以及对人才的爱惜之情。

【答案】

杖藜竹外独徘徊,叹息人间几劫灰。

燕颔素无难食肉,蟹螯才有便持杯。

世人枉是皆欲杀,明主何尝肯弃才。

多谢诸公共推挽,公车时亦到蒿莱。

译文:

拄着拐杖在竹林外面独自徘徊,叹息世间有多少劫灰,燕颔(指人)虽然没有什么可以吞食的肉食,但螃蟹螯(一种美食)却是容易捉拿的,所以可以拿着螃蟹螯饮酒畅饮。世人都认为应该杀我,但是明主又怎么会抛弃自己的才能呢?感谢那些推荐我的人,公车的使者有时也会来到我住的地方。赏析:此诗为七律,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全诗以竹子、燕子、蟹螯等事物为意象,借这些事物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报国无门的苦闷情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一二句“杖藜竹外独徘徊,叹息人间几劫灰”,诗人拄着拐杖在竹林外面独自徘徊,叹息世间有多少劫灰,燕颔素无难食肉,蟹螯才有便持杯。这里以燕子和蟹螯比喻诗人自己。燕子颔下没有可食用的东西,却仍有飞翔的能力;蟹螯只有一只,却也有吃食的能力。诗人用这两种动物来比喻自己,既显示了自己清高孤傲的性格,又表明了诗人自己有才干却不被重用,只能像燕子一样在野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像蟹螯那样在泥泞中寻找食物,只能勉强度日。诗人通过这两句来表达自己对世道不公的无奈与不满。

第三四五六句“世人枉是皆欲杀,明主何尝肯弃才”,世人都想要杀我,但我知道明君是不会丢弃我的才华的。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世人都认为应该杀他,但他并不认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认为自己是明君不会丢弃的人才,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不被理解的孤独和悲凉。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勉之语。“多谢诸公共推挽,公车时亦到蒿莱”,感谢那些推荐我的人,公车的使者有时也会来到我住的地方。这是诗人对自己的慰藉,也是对自己的鼓励。他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为国家效力,同时也期待着自己能够得到提拔重用的机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遭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以及对人才的爱惜之情。同时,诗人通过使用典故和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