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也晚闻道,曳裾登师门。
师门岌数仞,冠佩何訚訚。
拂拭长光贾,吹嘘怜苦辛。
永言一饭报,眷然清渭滨。
燕飞认巢稳,马瘦思草春。
何当入钧播,坱圠知无垠。
【注释】
- 走也晚:即“行路之晚”,指时间太晚。
- 道:这里指道路,比喻仕途。
- 曳裾(yì jū):古代士大夫的服饰,衣襟下垂至地,用手提拉,以示谦恭。
- 师门:老师的门庭。
- 岌(jí)数仞:危崖高耸的样子。
- 冠佩:指头戴的礼帽和身上的服饰。
- 长光贾:指长乐坊。
- 吹嘘怜苦辛:吹嘘,这里是称赞之意;怜,怜悯;苦辛,辛苦。
- 永言:永远铭记;一饭报:指终身感激。
- 眷然:依恋的样子。
- 清渭滨:指渭水边,借指故乡。
- 坱(jiàn)圠(yín):高大、宽广的样子。
【翻译】
我行走得太慢了,听说有好路,就急急忙忙地赶去。
老师家门前有几丈高的危崖,你的冠带和衣饰多么威严啊。
你经常来长乐坊吹箫,对我十分同情和关怀。
我永远铭记您的恩情,终生难忘您对家乡的眷恋。
燕子知道巢在哪里才飞回,马儿知道草在哪里才吃草。
什么时候我能像您这样进入朝廷,施展我的才干呢?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地方官吏的诗。诗人以自己行走之晚为由,向黄制置(相当于郡守)进谒,表现了其求官心切的心情。开头两句,写诗人因行路太晚而急于投谒的情景。接着写拜见时的情景,突出了黄姓官员的气宇轩昂和风度潇洒,同时表达了作者的仰慕之情。后四句是全诗的中心,主要写黄姓官员对自己的赏识和提拔。前两句赞黄姓官员的威仪与风采,并暗示自己求见的目的;后四句写黄姓官员的关心与帮助,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