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住翠林,一径总清阴。
涧近水声入,窗虚山色侵。
读书依竹静,送客出花深。
此地无尘俗,令人长道心。
【注释】
茅斋:茅草盖的屋子。
住翠林:住在青翠的山林里。
一径:一条小路。
总清阴:一片宁静的阴凉。
涧近水声入:山涧近处,水声响彻。
窗虚山色侵:窗外的山水颜色渗入窗户。
竹静:竹子很安静。
花深:花儿开得很深。
尘俗:世俗的尘埃和污垢。
长道心:长久地保持道心。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七绝诗。诗人描绘了一处山中居所,以清新幽雅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茅斋住翠林”,开门见山地写出了居所的环境。接着“一径总清阴”,进一步描写了环境之优美。这两句是全诗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四句都是写居所周围的环境。“涧近水声入”一句,用“入”字形容声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水声;“窗虚山色侵”,则写出了窗前山峰的颜色。这些描写都十分细腻、生动,让人感觉好像身临其境。
最后四句是对全文的总起和总结。“读书依竹静”、“送客出花深”都是作者在山斋中的生活写照,而“此地无尘俗,令人长道心”则是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最高评价。他希望人们都能像他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居所周围环境的描写,成功地传达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隐逸文化和生活的窗口,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