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
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
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
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
【注释】
术士:道士。通灵心:通达灵妙的心性。口:口诀。微几:细微的征兆。知吉:预知吉凶。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至静:最寂静的状态。感:感应。遍酬:遍体受用。应后:应验之后。无形:不可捉摸。死灰:已熄灭的火,比喻事物已衰败。枯木:指枯萎的树木。非:不是。儒:儒家学派。一字经:一本《论语》。
【赏析】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诗人自洛阳赴江陵途中遇一术士姚有应,赠诗一首。诗中赞美了姚有应通达灵妙的心性,认为他能预知吉凶,感应万象,并说其应验之后仍能无迹可寻,枯木死灰都不是他法力所及。最后诗人指出,只有儒家经典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表达了对姚有应的敬仰和对儒家学说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