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江湖已几年,袖携长剑倚天边。
草庐不见蜀诸葛,采石谩思唐谪仙。
虎穴未能酬素志,龙门端合谒时贤。
乡邦幸有乖崖在,庶许诸生学李畋。
诗句解析
1 “放浪江湖已几年”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已经长时间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拘束。
“袖携长剑倚天边” - 这里描绘了一位手持长剑、背对着天地的侠客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意境。
“草庐不见蜀诸葛” - “蜀诸葛”指诸葛亮,这里的“草庐”可能指的是诸葛亮的草堂,意味着再也看不到那位睿智的丞相了。
“采石谩思唐谪仙” - “采石”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作诗的场景,诗人在这里只是随意地思念着这位被贬为谪仙的唐代诗人。
“虎穴未能酬素志” - “虎穴”通常用来形容危险或困难的境地,但这里的“虎穴”更可能是一个比喻,表达了诗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龙门端合谒时贤” - “龙门”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应该得到重用,这里的“时贤”可能是指当时的时代英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乡邦幸有乖崖在,庶许诸生学李畋” - “乖崖”指张乖崖,是宋朝的一位著名官员,这里可能是诗人对张乖崖的敬仰之情。诗人希望在这样的人物面前,自己也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成为像李畋一样杰出的人物。
译文与注释
代谒张别驾
放浪江湖已数年,袖携长剑倚天边。
草庐不见蜀诸葛,采石谩思唐谪仙。
虎穴未能酬素志,龙门端合谒时贤。
乡邦幸有乖崖在,庶许诸生学李畋。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实现抱负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英才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成为像李畋一样的杰出人物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