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莲君子花,几为佛所污。
先生独拈出,万世知向慕。
【注释】八咏:指东汉末年文人蔡邕所作的《独坐思黄门》诗。三闾:屈原的居官之地。纫兰:比喻高洁的品质。
【赏析】此诗为蔡邕所作,其诗有八首,称“八咏”。其中第一咏是咏屈原。全诗以“君子”二字开篇,表明了作者崇尚君子、反对佛老的主旨。第二句“斯莲君子花”,言屈原乃君子之花也;第三句“几为佛所污”,言屈原几为佛家所迷惑。第四句“先生独拈出”,言先生(蔡邕)独自发现并指出了屈原的高尚品质,使人们得以向慕;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蔡邕在《三都赋序》中称赞屈原“忠信仁智,礼义之表,至精极微,上通太始,下质人事,虽同生于乱世,其犹鸾凤翔于苍冥之际”,认为屈原“可谓渊谟弘远矣”。“独”字用得极好,既表明了蔡邕对屈原人品的高度崇敬和赞扬,又表明了自己对世人误解屈原的不满。“万世知向慕”一句,表现了作者希望世人能从屈原身上学到正直、忠诚、仁爱、智慧等美德,并以此作为人生的准则和追求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