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炉宿松火,纸帐横梅枝。
春虫扑蔌蔌,惟有蒲团知。
【注释】
地炉:一种火炉。宿松:在火炉上烧着的松枝。纸帐:即纸糊的床铺。横:交叉,纵横交错。蔌蔌(sù sù):形容声音或气息。蒲团:用蒲草做的团垫,供打坐、参禅之用。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冬在长安感山寺所做。当时诗人因遭谗言被贬,身处逆境之时,仍不忘修身养性。此诗是他在长安感山寺所作的一组十首咏物诗中的一首,借咏松赞其高节不屈,表达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依然保持高洁人格的思想感情。
首句“地炉宿松火”,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景图。地炉上的火焰在夜幕中摇曳生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次句“纸帐横梅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他躺在纸床上,耳边传来梅花的阵阵清香,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雅致的境界之中。这一景象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之感。
第三句“春虫扑蔌蔌”,诗人通过描写春夜的虫鸣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春虫的叫声如同小手拍打着衣物一样,让人感到一阵阵地心惊肉跳。这种声音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足以触动人的心灵深处,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
尾句“惟有蒲团知”,则是诗人对整个夜晚的总结与感慨。他躺在床上,望着天空中的星星点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当他闭上眼睛时,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无法自拔。这种情感体验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无奈,它让人在面对困境时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