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撑慈航,尚欲济我人。
寄语作舟者,江涛渺无津。

【注释】

1.感山十咏松关:感山是诗人在杭州灵隐寺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因山形如龙盘曲而得名。此诗是作者为松关寺所写。2.佛手:佛教中指莲花的别称。3.撑:支撑。4.慈航:佛教语,比喻佛法广大无边,能拯救众生。5.江涛:大浪。渺无津:没有渡船。6.寄语作舟者:给那些驾舟的人说。

【赏析】

《感山十咏·松关》是明代文学家王稚登的作品。此诗描绘了松关寺内的景象和感受,以及对于佛法、人生的思考。

首句“佛手撑慈航”,以佛手喻佛法,形容佛法宽广,能拯救众生。这里的“撑”字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力量,如同一把大伞,为众生遮风挡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和依赖。

次句“尚欲济我人”,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作用和意义。这句中的“人”指众生,即一切有情之物。诗人认为,佛法不仅能够拯救自己,还能够帮助他人脱离苦海,实现解脱。这既是对佛法功能的肯定,也是对众生的关怀和同情。

第三句“寄语作舟者,江涛渺无津”,则转向了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这里,诗人以江涛作比喻,形容人生的艰难险阻。而“渺无津”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迷茫,仿佛人生的道路已经变得难以辨认,前方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放弃希望,而是继续寻找前行的方向和道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这首诗通过对佛手的形象描绘、对佛法功能的评价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