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动荣想,葩华竞浮文。
既获钓名位,鄙夫岂知君。
愚生不此志,愿策克复勋。
蕞躯夕可死,但欲朝有闻。

【注释】

科目:科举考试的科目。荣想:荣耀的想法。葩华:指文才。浮文:浮夸的文章,即虚文。钓名位:用名利来钓取名声和地位。鄙夫:粗俗的人。愚生:我。不此志:没有这种愿望。策克复勋:勉励自己努力立功。蕞躯:短小而矮的身体。朝有闻:早晨能听到好消息。

【赏析】

谢世轩蔡先生惠赐九首墨迹,我读后感慨颇深,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说,“科目动荣想”,科举考试的题目一出来,就会引起一些人的羡慕、嫉妒,这是人之常情,不必大惊小怪。但紧接着诗人又笔锋一转,说那些以文才见长、在考场上一试定终身的人,他们所得到的只是虚名,而真正的学问并不在此。这两句是说,那些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的人,都是些只会玩弄文字游戏、缺乏实际才能的人。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指出,那些靠文章来谋取名誉地位的人,他们的行为是卑劣的,是不值得尊敬的。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也表现了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思想。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建功立业的决心。“愚生不此志,愿策克复勋”二句,就是诗人的自我表白。他说,我虽然不是那种一心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但我仍然愿意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建功立业。这里的“策”,是指勉励的意思。诗人用这个典故,既表明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又表示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诗人用“蕞躯夕可死”一句,表达了他的生死观。他虽然年纪轻轻,身体却已经衰弱不堪了。因此,他宁愿在早晨死去,也不愿意在晚上死去。这一句,既是诗人对生命的一种珍惜,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以及他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决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即珍惜生命、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