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年换山无历,日短著书阴自惜。
臞仙谁与伴清孤,竹里梅花破幽寂。
月窗看影嗔晓夺,雪径寻花惊夜失。
绝怜一点清淡意,不作群芳妖艳质。
梦寒翠羽真恐涴,香远细腰何敢即。
广平亦作软媚语,可笑铁心轻变易。
梅州参彻梅花髓,句中有味供紬绎。
冰瓯涤笔想更奇,试为此花重请益。

这首诗是诗人杨监簿的咏梅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

第一句话“不知年换山无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用“山无历”来表示岁月匆匆,如同山上的日历一样,不知不觉中已经翻过了一页。这句话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第二句话“日短著书阴自惜”则表现了诗人在夜晚读书时的孤独和寂寞。因为天短,所以诗人无法像白天那样长时间地看书,只能利用阴暗的角落,默默地独自度过。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句“臞仙谁与伴清孤”,则是诗人对自己孤独生活的一种自嘲。“臞仙”指的是道士,而“清孤”则形容诗人自己孤独的状态。诗人以“臞仙”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世俗之中,却依然保持着一颗清高的心境。

第四句“竹里梅花破幽寂”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找到梅花的情景。这句诗中的“破幽寂”表明了梅花打破了诗人心中的寂静,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不被困境所困。

第五至七句“月窗看影嗔晓夺,雪径寻花惊夜失”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欣赏梅花时的感受。诗人在月光下看到梅花的影子,感到生气勃勃,仿佛要抢走早晨的光芒;而在雪地上寻找梅花,又害怕被夜晚的寒冷所惊扰。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观的喜爱。

第八句“绝怜一点清淡意,不作群芳妖艳质”则是诗人对梅花品质的评价。他赞美梅花的淡雅清新,认为它不会像其他鲜花那样追求艳丽的颜色和香味。这种评价体现了诗人对于美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

最后两句“梦寒翠羽真恐涴,香远细腰何敢即”则将诗人的情感融入了对梅花的比喻中。他梦见自己穿着青色的羽毛衣服,担心玷污了梅花;而当闻到梅花的香气时,他又不敢靠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敬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咏梅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时间、孤独、美景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同时,通过对梅花品质的评价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