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帝城春,争逐赏花期。径尺夸千朵,万钱买一枝。
三街九陌沸游赏,冠盖车马相追随。自入天朝花最盛,长寿不数唐崇敬。
岂非洛阳天下中,和气又非长安同。故令百卉巧变幻,黄绯紫白深浅红。
簪花下至采樵子,献花上至蓬莱宫。或言此花特妖媚,只解趋时争富贵。
阿照移来丑此妍,阿环贵重荣犹悴。四香阁上属谁家,朝恩宅里知何地。
世人浪自相矜夸,看到子孙能几家。我言此罪不在花,自是时辈争荣华。
洛人珍重姚黄不轻畀,一根不入权豪第。花知天朝真治世,万古天藏发奇秘。
洛不爱宝蜀出珍,如凤如麟王者瑞。洛中富推程与邵,蜀之苏范辉相照。
人品亦如花品高,斯人斯花古来少。后来蜀洛党小分,世间万变如轮云。
洛阳名园占治乱,读书至此空三叹。洛宫禾黍今离离,蜀道峨眉更惨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赠彭花翁牡丹障》。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从此帝城春,争逐赏花期。径尺夸千朵,万钱买一枝。
- “从此”表示自从某件事开始之后。
- “帝城”是指唐朝的首都长安(今西安)。
- “春”指春天,这里特指牡丹花开的季节。
- “赏花期”是指赏花的时期或时间点。
- “径尺”是指直径的大小,这里用来形容牡丹的花朵大。
- “夸”表示夸耀、炫耀。
- “千朵”指的是成千上万的牡丹花。
- “万钱”指的是很多很多的钱财。
- “一枝”是指一枝花。
- 三街九陌沸游赏,冠盖车马相追随。自入天朝花最盛,长寿不数唐崇敬。
- “三街九陌”指的是城市的大街小巷。
- “沸”意思是热闹非凡,像水开了一样。
- “游赏”是指游玩欣赏。
- “冠盖车马”指的是官员们的帽子和马匹。
- “自入天朝”是指自从进入唐朝后。
- “花最盛”指的是牡丹花最茂盛的时候。
- “长寿不数”是指寿命很长,不值得一提。
- 岂非洛阳天下中,和气又非长安同。故令百卉巧变幻,黄绯紫白深浅红。
- “岂非”是一种反问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 “洛阳”是指洛阳这个地方。
- “天下中”是指在全国范围内。
- “和气”是指和谐的气氛或者气象。
- “又非长安同”是指不同于长安的气候。
- “百卉”是指各种各样的花草。
- “巧变幻”是指变化多端。
- “黄绯紫白深浅红”是指各种颜色的牡丹。
- 簪花下至采樵子,献花上至蓬莱宫。或言此花特妖媚,只解趋时争富贵。
- “簪花”是指插在头上的花。
- “采樵子”是指打柴的人。
- “献花”是指献给别人花。
- “蓬莱宫”是指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山的宫殿。
- “或言”是指有人说的意思。
- “此花”是指牡丹。
- “特妖媚”是指特别美丽动人。
- “趋时争富贵”是指追求时尚和财富。
- 阿照移来丑此妍,阿环贵重荣犹悴。四香阁上属谁家,朝恩宅里知何地。
- “阿照”是一种花名。
- “移来”是指被搬到其他地方。
- “丑此妍”是指丑陋与美丽的对比。
- “阿环”是一种花名。
- “贵重荣犹悴”是指虽然贵重但是仍然显得憔悴。
- “四香阁”是指一种建筑物的名字。
- “朝恩宅”是指一个住宅的名字。
- “知何地”是指不知道在哪里。
- 世人浪自相矜夸,看到子孙能几家?我言此罪不在花,自是时辈争荣华。洛人珍重姚黄不轻畀,一根不入权豪第。
- “世人”指普通人。
- “浪自相矜夸”是指过分炫耀自己。
- “看到子孙能几家”是指看到子孙有多少。
- “我言此罪不在花”是指我认为这个罪不是由于牡丹本身。
- “自是时辈争荣华”是指因为这些人都在争夺荣耀和财富。
- “洛人珍重姚黄不轻畀”是指洛阳人珍惜牡丹而不轻易赠送给别人。
- “一根不入权豪第”是指这根牡丹花不被权贵们所接受。
- 花知天朝真治世,万古天藏发奇秘。洛不爱宝蜀出珍,如凤如麟王者瑞。洛中富推程与邵,蜀之苏范辉相照。人品亦如花品高,斯人斯花古来少。
- “花知”是指花能够感知或者知道。
- “天朝”是指唐朝。
- “真治世”是指真正的盛世。
- “万古”意味着永远。
- “天藏”是指天上的宝藏或秘密。
- “洛不爱宝蜀出珍”是指洛阳不喜欢把宝贵的资源送给蜀州。
- “如凤如麟王者瑞”是指像凤凰和麒麟一样的吉祥物。
- “洛中富推程与邵”是指洛阳以程和邵为代表富有。
- “蜀之苏范辉相照”是指蜀州的苏范和程家的辉相互辉映。
- “人品亦如花品高”是指人的品德也像花的品质那样高尚。
- “斯人斯花古来少”是指这样的人和这样的花自古以来就很少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