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前身织丝女,犹抛金梭学机杼。
隔窗娇唤看蚕姑,娘子看蚕得几许。
今年蚕悭熟处稀,采馀桑叶青满枝。
一年养蚕四番熟,安得长似开元时。
【注释】
禽言:指《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中的“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胡为乎泥中?胡为乎泥中?”这是一首宴客的诗,但在这里却有另一种解释。有人认为“禽言”是“鸟语”,即鸟儿的歌唱;有人则认为“禽言”是“禽鸟的言语”,即鸟儿们的谈话。而这里更可能是指鸟类在春天时发出的各种啼声。
十咏:唐代诗人杜甫曾创作了一首名为《诸将五首》的诗,其中有一句“咏怀不见子美时”,后人便以“十咏”来代指此诗。
不如归去:意为不如回家吧。
流莺:即黄莺,春天时飞出深谷,在林间飞翔鸣叫。
前身织丝女:黄莺的前身曾是织丝女。这里的“前身”指的是黄莺的前世。
犹抛金梭学机杼:比喻鸟儿们也像人一样用嘴啄食,学习人类的生活。
隔窗娇唤看蚕姑:隔着窗户,黄莺在呼唤蚕妇。
娘子:对妇女的尊称。
看蚕得几许:询问蚕妇今年养了多少蚕。
今年蚕悭熟处稀,采余桑叶青满枝:今年春蚕不多,所以桑树上的叶子都还是青色的。
一年养蚕四番熟,安得长似开元时:“一年养蚕四熟”,意味着桑树每年都能生长四茬蚕丝。这里的“四熟”是指一年中养蚕的次数。“安得长似开元时”,意为如何才能像开元年间那样养蚕次数更多呢?这里的“安得”表示如何才能得到、实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里的景象,其中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情感。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鸟儿们在春天里唱歌,黄莺的前身是织丝女,它们在林间飞翔鸣叫,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故事。诗人还描绘了一幅勤劳的农妇形象,她在春天里辛勤工作,采摘桑叶给蚕吃。然而,今年的蚕并不多,桑树上的叶子都是青色的。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困难。最后,诗人感叹道:如何才能像开元年间那样养蚕次数更多呢?这里的“安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渴望。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