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通川守,人才世所稀。
金陵传正印,叶县悟圆机。
国论曾三接,边城且一麾。
从今雌甲子,洗眼看雄飞。
【注释】
识 —— 了解、认识;通川守——指王刚父,曾任通州刺史。
金陵 —— 古地名,这里泛指京城或朝廷。
正印 —— 印章,比喻权力和责任。
叶县 —— 地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国论 —— 朝廷议论。
雌甲子 —— 比喻文治武功的统治者,雄飞 —— 喻指英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代友人陈公实向通州刺史王刚父进献的四首诗,其第一首为上卷第一,其余三首次之。
诗的首联“我识通川守,人才世所稀”,写自己与王刚父相识,并深知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首句中的“通川守”,“识”字表明了作者对王刚父的了解,而“通川守”则表明王刚父的身份。“人才世所稀”,这是诗人对王刚父的高度评价。
颔联“金陵传正印,叶县悟圆机”两句,是说王刚父不仅在京城担任重要职务,而且还在边远的叶县领悟治国的真谛。这两句表达了对王刚父才能的钦佩之情。
颈联“国论曾三接,边城且一麾”两句,是说王刚父曾三次进入朝廷议事,而且每次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他还曾一度离开边关去管理边疆。这两句表达了对王刚父治理国家的才能的认可。
尾联“从今雌甲子,洗眼看雄飞”两句,是说从今以后,我们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王刚父这位英明的君主。这两句表达了对王刚父统治能力的赞扬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王刚父的赞美,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王刚父的敬仰之情和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