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解淮山月,波平瀚海秋。
主忧销北顾,宾宴接南楼。
自愧成村叟,无因接胜流。
铃斋听客雁,应念稻粱谋。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淮上津程远,山阴信息稀。有尘生晓甑,无帛寒机。稚子莫垂泣,故人今把麾。自愧成村叟,无因接胜流。

【注释】
淮:指淮河,古时为重要水路通道。津(jīn):渡口或码头。
山阴: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无锡一带。信息:消息,这里指书信。有尘生晓甑:清晨的饭甑中落了灰尘。
无帛寒机:没有丝织物来保暖的机器。
稚子:小孩子。
垂泣:流泪。
故人:老朋友。今日:今天。
把麾:持兵指挥。麾: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这里指指挥棒。
自愧:感到惭愧。
成村叟:已步入老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之一。诗中通过描述淮上和山阴的地理环境、通讯情况以及人物的情感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刚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淮上津程远”描绘了淮河上的交通状况,暗示着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和艰辛。第二句“山阴信息稀”则反映了在偏远地方的信息闭塞。这两句诗共同营造了一种战时的孤立和无助感。

“有尘生晓甑,无帛寒机”形象地描述了战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尘埃落在饭甑上,象征着生活的艰难;而缺乏丝绸来制作衣物,则反映出物资匮乏的状况。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苦难。

第三句“稚子莫垂泣,故人今把麾”则是对战争中儿童和老人的关爱。诗人希望那些年幼的孩子不要哭泣,而年长者则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为国家服务。这里的“把麾”不仅指持兵指挥,更是希望人们能够勇敢面对困难,为国家贡献力量。

最后一句“自愧成村叟,无因接胜流”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一种反思。他感到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像年轻一代那样参与到战争中去。然而,他也明白自己不能因此而逃避责任,而是要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

这首诗通过对淮河上的交通状况、信息闭塞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影响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反思,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