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堂上好登临,罗列堂前紫翠岑。
万古烟霞供坐啸,四时风月伴闲吟。
海鸥心性沧洲远,野鹿精神草树深。
却笑井蛙并辙鲋,只知缺甃与蹄涔。
【注释】
如山堂:指诗人自己的居所,堂上有山,故称。登临:登上高处。罗列:排列。岑:山峰。万古烟霞供坐啸:指山峦云雾变幻,为诗人提供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四时风月伴闲吟: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陪伴着诗人闲适的心情。缺甃(zhòu):古代砖石建筑,中间有空洞,四周砌成圆形,叫“甃”,井蛙、鲋:都是水族。比喻无知浅薄的人。
【赏析】
首联“如山堂上好登临,罗列堂前紫翠岑”,诗人自喻为一座巍峨的大山,堂上可以观赏山川之美。在山堂前,可以看到青翠的树木,这是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
第二联“万古烟霞供坐啸,四时风月伴闲吟”,诗人描绘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以及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趣,即追求自然和谐、宁静致远的境界。
第三联“海鸥心性沧洲远,野鹿精神草树深”,诗人用海鸥和野鹿来比喻自己的心态和精神境界。海鸥自由自在地飞翔于大海之上,不受任何拘束;野鹿则深入草丛之中,寻找食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第四联“却笑井蛙并辙鲋,只知缺甃与蹄涔”,这是对那些无知浅薄之人的讥讽。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而道路上的小水洼也不足以让鱼跳出水面。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愚昧、狭隘心态的不屑一顾,同时也表达了他追求广阔视野和开阔思维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同时,通过对井蛙和小水的比喻,诗人也表达了他对无知浅薄之人的批判和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