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人,原名刘允,宋代诗人
刘允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字津人、厚中,出生于北宋海阳县东津(今属潮州意溪镇)。刘允从小就勤读经史,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兴趣。他于宋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考取进士,并逐步在仕途上取得进步。
刘允历任循州(治所今广东龙川)户曹、程乡知县等职,后知新循梅三州,还曾权化州、桂州知州。他的从政特点之一是体察民情,关心民生,能够深入理解民众的需求,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民众负担。他在任期间推行了多项利民政策,使得百姓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保障。
刘允不仅关注政治事务,同样也注重文学创作。他的传世诗作包括《韩山》七绝诗,其中一首描绘了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通过这些诗作,人们可以窥见他作为诗人的另一面。他的创作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例如,在《纪梦八诗》中,刘允描述了他对过去读书时光的回忆,以及与自然景象的亲密互动。这些诗作不但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也反映了他的艺术造诣。
刘允不仅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官员,更是一位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的诗人。他在任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文学创作都表明了他深刻的人文关怀及高超的艺术才华。通过研究刘允的生平和作品,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化背景,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责任、担当和艺术精神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