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
【解析】 此诗首句写景,点出时令。第二句写景。东风、西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官圩草,别岸山,都是作者眼中的景物。“半”字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特点。第三句写景,点出地点。第四句写景,点出时间。“遥”,遥远的意思。“远”字写出了春天的景色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 【答案】 译文: 东风吹动满眼绿意的官圩稻田,夕阳把西边的群山染成一片火红。 注释: 官圩:指官道两旁的田土。半绿:指草木初长,颜色不深不浅。西日
【注释】 摸鱼儿·游天台雁荡东湖:这是一首写游历雁荡山的词作。雁荡山,在今浙江省温州市境内,有名胜古迹多处,其中尤以风景秀丽著称于世,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御风来、翠乡深处,连天云锦平远:御风而来,指乘舟而行,来到雁荡山中深处,只见连绵的云彩如同锦绣一般铺展开来。 卧游已动蓬舟兴,那在芙蓉城畔:坐着船游览,心中已兴奋不已,仿佛已经到了芙蓉城旁边。 巾懒岸。任压顶嵯峨,满鬓丝零乱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吴兴郡宴,是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由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陈允平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他为郡守时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的郡衙中。 玉钗:用翡翠制成的发冠。金华后:山名,又名金华北山,在浙江金华府城北。仙苑:即仙苑门,为杭州旧城门之一,因宋真宗赵恒曾御笔题名为“天香园”(见《武林旧事》卷四)。 落翠惊风:形容花丛中的落叶随风飘舞。流红逐水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向阳看未足,更露立栏干,日高人独。 解释:站在栏杆上,望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但还不够。 分析:这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通过"向阳看"和"日高人独"表达了人物的孤独感。同时,这种观察也体现了人物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句:江空佩鸣玉。 解释:江面空旷,佩声回荡。 分析:这句描写了江面的宁静与清澈,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空灵的感觉。 第三句:问烟鬟霞脸,为谁膏沐。 解释
《重登峨眉亭感旧》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创作的。全诗如下: 春剪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敧侧。英雄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注释: 1. 春剪绿波:春天时,江水清澈如绿波,被修剪得整齐有序。 2.
【注释】: 桐江:指桐江水。晓泊:早晨停船。萧萧:形容风声凄厉,也形容草木摇动的声音。瑟瑟:同“瑟瑟”,象声词,形容寒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淡烟空蒙冠朝日:淡淡的雾气和薄霭笼罩着朝阳,使太阳的光辉若隐若现。冠:覆盖、遮蔽。 【译文】: 早晨停船于桐江岸边,只见寒风萧萧地吹来,冰封的江面瑟瑟作响,淡淡的雾气和薄霭笼罩着朝阳,使得太阳的光辉若隐若现。 滩头枯树如同画中一般
【注释】 疏瓴:稀疏的水流,指瀑布。 危坐:端坐在桌前,形容老而多病。 索句:求诗。 髭先白:头发已经变白了。 餐蔬:吃饭时吃蔬菜。 栖禽:栖息在树枝上的鸟。 翻麓雪:飞落在山坡上积雪。 堕栗:掉落到树上的栗果。 中峰顶:山腰,山峰之间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幕降临时,独自拜访一位名叫侃直的老者的情景。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老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
御风来、翠乡深处,连天云锦平远。卧游已动蓬舟兴,那在芙蓉城畔。巾懒岸。任压顶嵯峨,满鬓丝零乱。飞吟水殿。载十丈青青,随波弄粉,菰雨泪如霰。斜阳外,也有新妆半面。 无言应对花怨。西湖千顷腥尘暗。更忆鉴湖一片。何日见。试折藕占丝,丝与肠俱断。遐征渐倦。当颍尾湖头,绿波彩笔,相伴老坡健
玉钗分向金华后,回头路迷仙苑。落翠惊风,流红逐水,谁信人间重见。花深半面。尚歌得新词,柳家三变。绿叶阴阴,可怜不似那时看。 刘郎今度更老,雅怀都不到,书带题扇。花信风高,苕溪月冷,明日云帆天远。尘缘较短。怪一梦轻回,酒阑歌散。别鹤惊心,感时花泪溅
春剪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敧侧。英雄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