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耕此计未为迟,畎亩艰难已素知。
伊尹佐商功业盛,却思前日有莘时。

南园归耕未为迟,畎亩艰难早知几。

伊尹佐商功业盛,却思前日有莘时。

注释:

  • 南园:《诗经·大雅》中的“南山有台,北山有棠”之句,后来成为文人墨客中园林的别称。此诗可能是指作者在南国的某个园林,或是以“南园”为题进行创作。
  • 归耕(huī gēn):回到农田耕种。这里的“归耕”意味着诗人决定放弃官场,回归田园生活。
  • 计未为迟:意为计划尚未实现,但并不急于求成。
  • 畎(quǎn)亩:田间地头的小块土地,这里比喻农田。
  • 艰难:指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
  • 伊尹(yī yǐng):古时商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贤臣,曾辅助商汤建立霸业。此句可能是借指历史上的成功人物,表达对成功者的敬仰和自勉。
  • 佐商:辅助商朝。
  • 功业盛:功绩辉煌。
  • 却思:反照、反思。
  • 前日:过去的某一段时间。
  • 有莘(shēn):周代国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西部,是周公旦的封地之一。有莘时期指的是周公旦辅佐周武王、周成王的时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官员因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和政治斗争,决定退隐归乡,过上田园生活的决心。诗中通过对比归田前的忙碌与归田后的宁静,展现了从繁华到平静转变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首句“南园”,直接点明了地点和主题,南园可能是作者隐居或耕作的地方,也可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着诗人心灵的归宿。

第二句“归耕”表明了诗人的最终选择,即不再涉足政治事务,而是回归自然,从事农业。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第三四句通过伊尹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功成名就者的看法。伊尹曾是商汤的重臣,帮助商汤建立了强大的王朝,但在功成身退后,他并未被后世遗忘,反而得到了后人的高度尊敬。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成功者的钦佩,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即真正的成就不在于一时的荣耀,而在于能够留下持久的影响。

最后两句是对过去的回忆,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那些曾经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就,以及现在的宁静生活。这种反照不仅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对过去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简单的咏叹田园生活的诗歌,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成就的价值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复杂问题的反思和表达,诗人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这首诗也给读者以启示,那就是在追求个人理想和价值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历史和传统的积淀,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