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
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
便作听雨谋,无乃计已错。
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
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
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
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赋汪先辈昆仲听雨轩

  • 诗句

  • 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 注释与赏析:这里提到了“苏公”,可能指的是苏轼或者苏辙(苏公是对他们兄弟的尊称)。描述了从西蜀出发,到京城后声名大噪的情景。随后提及了他们兄弟在政治生涯中不断攀升,以及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和飘泊。最后,表达了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感慨。

译文
苏轼兄弟,你们兄弟俩,自西蜀出发,名声显赫。
一旦进入京师,声名远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相继获得高位,如同凤凰展翅翱翔于宫殿之上。
正当事业达到顶峰时,忽然之间,他们被贬谪至青云之下。
黑风吹过紫荆关,兄弟俩被迫流落天涯。
这才感叹起当年韦应物所作的诗,仿佛在梦中寻找昔日的约定。
反复吟诵那些篇章,思念着与兄弟们的深厚友谊。
生死离合,终究是命运的安排,回来之后,一切都已不再是从前。
汪君啊,为何要为此事如此烦恼?一官半职又算得了什么束缚。
兄弟二人自小师从于老师,闭门苦读,日夜攻读。
如今决定开设一个名为“听雨”的书房,却恐怕计谋已经错漏。
早些取得功名固然值得庆幸,晚些功成名就也不是不好。
询问学问需求深广的知识基础,文字功夫需精雕细琢。
岁月悠长,道理自然丰富,时机一到,功业自然不薄。
但学做苏门四学士之一,即使遭到讥讽嘲笑也不以为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苏轼兄弟仕途起伏的描述,展现了他们人生经历的坎坷与波折。诗中的“听雨轩”不仅是他们的居所,也是他们对友情、名利、命运的深刻反思和感悟。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苏轼兄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