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者为烟,呀然者成壑。
赖此十八公,与之相领略。
中间制小亭,面势巧安著。
千山攒修眉,一水环青玉。
勃图映高标,觚棱翼飞角。
夜深或沈沈,月澹还漠漠。
趺坐者谁子,草衣复芒屩。
素发照晴昊,飘萧如野鹤。
傥非违世者,何以有此乐。
向夕下坡陀,清兴寄寥廓。
此境真可画,此意终难貌。

山园四咏·雅志堂

苍然者为烟,呀然者成壑,赖此十八公,与之相领略。中间制小亭,面势巧安著;千山攒修眉,一水环青玉。勃图映高标,觚棱翼飞角,夜深或沈沈,月澹还漠漠。趺坐者谁子,草衣复芒屩;素发照晴昊,飘萧如野鹤。傥非违世者,何以有此乐?向夕下坡陀,清兴寄寥廓。此境真可画,此意终难貌。

注释:山园四咏·雅志堂

苍然者为烟,呀然者成壑,赖此十八公,与之相领略。中间制小亭,面势巧安着;千山攒修眉,一水环青玉。勃图映高标,觚棱翼飞角,夜深或沈沈,月澹还漠漠。趺坐者谁子,草衣复芒屩;素发照晴昊,飘萧如野鹤。傥非违世者,何以有此乐?向夕下坡陀,清兴寄寥廓。此境真可画,此意终难貌。

赏析:《雅志堂》是唐代诗人李颀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秋,时诗人在东都洛阳。全诗共八首,每首五言律诗二联。此诗描绘了作者在雅志堂中静坐观景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苍然者为烟:这里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
  2. 呀然者成壑:指山谷中的岩石因风雨而形成的沟壑。
  3. 赖此十八公,与之相领略:指与十八位高人一起欣赏美景。这里的“十八公”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隐士或贤人。
  4. 中间制小亭,面势巧安著:描述小亭子的位置和布局。
  5. 千山攒修眉,一水环青玉:形容山峰如同美女的秀眉,而河流环绕着青山。
  6. 勃图映高标,觚棱翼飞角:比喻高大的建筑像鸟的翅膀一样展开。
  7. 夜深或沈沈,月澹还漠漠:描写夜晚的宁静景象。
  8. 趺坐者谁子,草衣复芒屩:形容人物穿着简朴的衣服,坐着沉思的样子。
  9. 素发照晴昊,飘萧如野鹤:形容头发洁白如霜,随风飘扬的样子。
  10. 傥非违世者,何以有此乐:如果一个人不追求世俗的生活,怎么会有这样的乐趣呢?
  11. 向夕下坡陀,清兴寄寥廓:晚上时分,诗人沿着山坡漫步,心情舒畅。
  12. 此境真可画,此意终难貌:这景色确实可以画出,但这种意境却难以用笔墨完全表达出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