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虽享厚禄,自是一书生。
炙背随日车,嘘酒依瓶笙。
教儿读古书,课仆莳春荣。
野意自足乐,澹然违世情。
【注释】
吾虽享厚禄:我虽拥有丰厚的俸禄。
自是一书生:只是一介书生。
炙背随日车:指太阳的热,像烤火一样炙烤着背部。
嘘酒依瓶笙:指把酒倒入瓶中吹奏笙。
教儿读古书:让儿子读古代的书籍。
课仆莳春荣:教导仆人种植春天的花草。
野意自足乐:有野趣自然满足快乐。
澹然违世情:淡然地避开世俗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在山居的生活里,远离官场的纷扰和仕途的坎坷,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他虽然有很高的官位,但只当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的这种生活态度,使他对名利看得很淡,过着一种清高、闲适的隐居生活。他热爱自然,喜欢读书,还喜欢种花,与大自然融在一起。他在诗里说:“教儿读古书”,“课仆莳春荣”,可见他对教育子女和栽培花草都很重视,这都说明他有高尚的人格修养,他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诗的开头两句是写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吾虽享厚禄”一句,是说自己虽然拥有丰厚的俸禄,但是内心却感到空虚,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自是一书生”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读书人,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里,“享厚禄”和“自是一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他每天都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早晨起来就晒太阳,下午则坐在院子里吹笙喝酒。他把酒倒入瓶子里,然后吹奏出美妙的音乐。他还让儿子阅读古代的书籍,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教导仆人如何种植花草,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这些都是他生活中的琐事,但他却做得津津有味,充满了乐趣。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淡薄和超脱。他说:“野意自足乐,澹然违世情。”这里的“野意”是指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充满自由和快乐,不需要任何世俗的束缚和羁绊。而“澹然违世情”则表明他对于世俗的情感已经淡然处之,不再执着于世俗的利益和欲望。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境界,只有真正超脱世俗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