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鸟唤归梦,竹风追夕凉。
感时空有泪,却老分无方。
流水依山白,孤云带日黄。
无人共尊酒,散发卧藜床。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等,然后根据要求对每一联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作答。

本题中“帘鸟唤归梦”中的“帘鸟”指的是“鹊”,是报喜的鸟;“归梦”指的是回家的梦想,表达了作者渴望归家的心情。“竹风追夕凉”中的“竹风”指的是清风,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感受自然之美的心情。“感时空有泪”中的“感时”指的是感慨时光易逝,“空有泪”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却老分无方”中的“却老”指的是衰老,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奈。“流水依山白”中的“流水”指的是溪水,“依山白”形容溪水清澈明亮。“孤云带日黄”中的“孤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孤云带日黄”形容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无人共尊酒”中的“尊酒”指的是美酒,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散发卧藜床”中的“散发”指的是散开头发,这里形容了作者的闲适之态。

【答案】

【注释】

次韵李相公《偶成》。①李相公:指李商隐,当时任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兼御史内供奉。②帘鸟:即鹊,报喜的鸟。③归梦:

归家的梦。④竹风:指清风。⑤夕凉:傍晚时分的凉风。⑥感时:感叹时间。⑦分无方:没有地方可去。⑧归梦:归家的

梦(一作“归思”。)。⑨孤云:指天空中的云彩。⑩日黄:夕阳西下的景象。⑪散发:散开头发。⑫藜床:用

草编成的床。⑬樽酒:盛酒的器具。⑭尊酒:美酒。⑮发披:头发散乱地披着。⑯散发卧藜床:形容悠闲自在、

闲适无拘的生活态度。⑰无方:无处可去。

译文:

帘上鸟儿呼唤归家的梦,竹林里的风追逐着傍晚凉爽。感叹时光飞逝,人已衰老不知归宿何处。溪水清流依

偎着青山一片洁白,孤云飘向天空带着夕阳的黄色。没有人与我共同畅饮美酒,我散开头发卧于草编床上。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也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小品文。全诗八句,每句五字,结构整齐,押韵严谨,音节和谐,意境优美,情

感深沉。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旨——送别,并交代了饯别的对象——“李相公”,点出了地点——“门”。第二句紧承首句

,进一步描写环境。“帘”字,既点明了送别的场景,又暗示出主人的殷勤好客。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描绘了送别时

的景色和心情。“鸟”、“梦”、“晚凉”,渲染了送别之时的凄凉气氛;而“归”、“夕凉”、“帘鸟”,则表现出主人的殷切

盼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凄冷,更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悲凉。这种悲凉之感,正源于主人公与友人之间的惜别

之情。第三句写景。“感时”二语,道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深忧虑。第四句直

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却老”二语,既写出了人生易老的现实,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深忧虑。“无方”

二字写出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深深困惑。

五、六两句写景。“流水”一词,以动衬静,以乐写哀,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之情。“孤云”“带日”两

个动词极富动感与力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尾联写意。“无人共尊酒”一句,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散发卧藜床”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充分展现了

他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的旷达心境。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将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得细腻入微,把人物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将送别时的情景刻画得惟

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