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这首诗是作者在卧龙山的登山途中所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 “龙尾”比喻山脉的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巨龙。
- “回平野”表示山脉环抱,平野如画。
- “檐牙出翠微”形容山崖如同屋檐,露出青翠的山顶。
-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 “怜绿远”指站在山上远望,看到远处的绿色植被。
- “坐树觉春归”意味着坐在树下,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 “草合平吴路”描述了一片平坦的草地,仿佛回到了古代吴国的土地上。
- “鸥忘霸越机”则表达了鸥鸟忘却了争斗和算计,只享受自然的宁静。
-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 “午凉松影乱”描绘了中午时分,阳光透过松树林的影子交错斑驳。
- “白羽对禅衣”则是说作者身穿白色的衣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
接下来是译文:
攀登卧龙山,山势蜿蜒宛如巨龙盘踞。
山巅之上,檐角参差,露出青翠欲滴的山峰。
遥望远方,绿意盎然,仿佛身处江南水乡。
坐在树旁,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草地上,吴国的土地重现,鸥鸟忘记争斗。
中午时分,松林中影子斑驳,白羽衣裳映衬禅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卧龙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景画面。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龙尾”、“檐牙”、“翠微”,以及“绿远”、“春归”、“草合”、“禅衣”,都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还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