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勋力世能贤,四载坤维领帅权。
南诏酋豪弥款附,西州士庶赖蕃宣。
输忠感慨由诚府,接下恩勤自意筌。
月夕过从多命席,花时酬唱旋成编。
雅歌馀暇军容肃,陟状升闻帝愿延。
驰驿遽趋三召节,执圭俄觐九重天。
汉廷仪卫咸祗若,蜀郡朋僚共黯然。
赐封定应留晷刻,畴庸当便进班联。
圣神倚注期蕃锡,宥密崇高待九迁。
下客尘劳遇知己,愿言攀附跂英躔。
【译文】
王公的祖父家传功勋,世代贤能,他在南诏四载期间,统领帅权。
南诏酋豪归附,西州士庶依赖蕃宣。
输忠感慨由诚府,接下恩勤自意筌。
月夕过从多命席,花时酬唱旋成编。
雅歌馀暇军容肃,陟状升闻帝愿延。
驰驿遽趋三召节,执圭俄觐九重天。
汉廷仪卫咸祗若,蜀郡朋僚共黯然。
赐封定应留晷刻,畴庸当便进班联。
圣神倚注期蕃锡,宥密崇高待九迁。
下客尘劳遇知己,愿言攀附跂英躔。
【注释】
钤辖:古代官名,掌管地方军事。馆使:指出使外国的使臣。王公:指王承宗、张茂昭兄弟。
家传勋力世能贤:家族世代都有功劳和才能。
坤维:坤,八卦之一,代表地;维,维系。坤维象征地的支撑作用。
南诏:唐朝在西南边疆设置的地区行政区划名。
酋豪:首领或豪强。
西州:唐朝在西域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域,治所在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吐鲁番一带)。
输忠感慨由诚府:表示忠诚感慨的情绪,出自诚信的府邸。
接下恩勤自意筌:表达对皇帝恩情的感激之情,如同掌握了比喻性的工具。
月夕过从:晚上相聚。过从,交往,聚会。
花时酬唱:春天里互相赞美、唱歌。
雅歌馀暇:在闲暇之余吟咏雅诗。余暇,闲暇时间。
陟状升闻:上达朝廷,得到皇帝的赏识。陟,升迁。
驰驿遽趋:骑马快跑。
执圭:拿着玉制礼器(圭),这里指接受皇帝授予的官职、爵位等。俄,不久。
见《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集注:“见其人不足与及,故叹之。”
汉廷仪卫:指汉代的官员仪仗队。
蜀郡:四川地区,当时称为蜀郡。朋僚:同僚,同事。
赐封定应:皇帝给予的封赏应该保留一段时间。
畴庸:才能,功业。进班联:提升官职和地位。九迁:三次晋升,即三次升迁。
下客:客人。下客,谦称自己有身份的人来访为下客。尘劳:尘土飞扬的劳累。遇知己:遇到知心朋友。
攀附:攀附依附,结交。英躔: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颂美王承宗及其兄王承翰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二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受到皇上赏赐的荣光来表现他们忠君爱国的精神风貌。
首句“家传勋力世能贤”,赞颂了王承宗家族世代皆有功劳和才能;接着以“四载坤维领帅权”描写了王承宗在南诏四年间所担任的重要职务;“南诏酋豪弥款附”则描述了王承宗如何使南诏诸豪强归顺于大唐;“西州士庶赖蕃宣”则表明王承宗对西州百姓的恩惠与影响;“输忠感慨由诚府,接下恩勤自意筌”两句则表达了王承宗对国家的忠诚与感恩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王承宗个人才华和品德的高度赞扬。其中“月夕过从多命席,花时酬唱旋成编”描绘了王承宗在各种场合中与友人欢聚的情形,展现了他广结善缘的一面;而“雅歌馀暇军容肃,陟状升闻帝愿延”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远大的志向——希望国家能长久繁荣昌盛。
最后六句则着重描述了王承宗被朝廷提拔后的情景。如“驰驿遽趋三召节”描述的是他急匆匆地前往京城迎接诏书;“执圭俄觐九重天”则描绘了他第一次见到皇帝的场景;再如“汉廷仪卫咸祗若”表达了他对朝廷礼仪的尊重,“蜀郡朋僚共黯然”则透露出他离开故乡时的哀伤情绪。这些内容都彰显了王承宗的卓越才干和崇高德行。
整首诗通过对王承宗及其兄王承翰的颂扬,传达了作者对他们忠诚报国、英勇担当以及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典故与修辞手法也使得这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