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偶相逢,襟怀亦偶同。
对梅吟夜月,折柳问春风。
子勿言浮梗,余方笑转蓬。
归程经雁荡,得句附邮筒。
诗句释义:
- 客里偶相逢,襟怀亦偶同。
- 这句表达了在异乡遇到张应发时的惊喜之情。”客里”指的是作者自己在他乡为客。”偶相逢”表示这次相遇是意外的、偶然的。”襟怀”指内心的感受或想法,”亦偶同”则表明两人的心情和思想状态相似。
- 对梅吟夜月,折柳问春风。
- 描述了与张应发共同欣赏夜晚的月色和春天的景象。”对梅吟夜月”描绘了两人在月光下赏梅的情景。”折柳问春风”则是在春风吹拂时折柳枝的动作,象征着送别或表达思念。
- 子勿言浮梗,余方笑转蓬。
- 这里用”子”代指张应发,”言浮梗”比喻张应发像随风飘荡的浮萍一样无根无依,”余方笑转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漂泊不定生活态度的自嘲和幽默回应。
- 归程经雁荡,得句附邮筒。
- 这句话意味着张应发即将返回故乡,而诗人也准备将此行的感受写成诗句,通过邮寄的方式发送给张应发。”雁荡”是浙江温州附近的一个地名,此处借指张应发的家乡。
译文:
你在他乡偶然与我相会,我们的心情和思绪都相似。
我们在夜晚的月下赏梅,春风吹来时折柳寄托着我们的情思。
你不要说像浮萍般的无根之人,我要笑话自己像被风卷走的蓬草。
你归程经过雁荡,我寄语给你我的诗作。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在异地相逢的喜悦以及对彼此心境的理解。诗中通过对比“客里偶相逢”与“子勿言浮梗”两个场景,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友情。结尾处的“归程经雁荡,得句附邮筒”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与期待,以及通过书信交流情感的艺术手法。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厚,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