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萧萧江水清,幅巾藜杖绕山行。
忽然行到山深处,听得鸣弦一两声。

鸣弦峰

木叶萧萧江水清,幅巾藜杖绕山行。

忽然行到山深处,听得鸣弦一两声。

注释:

鸣弦峰:即指鸣琴岭,位于中国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

木叶萧萧:树叶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江水清: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幅巾黎杖:用幅巾包裹着头,用藜杖拄地行走。幅巾是古代的一种头巾,黎杖是一种手杖。幅巾藜杖是古代隐士的形象。

山深处:指山路非常崎岖险峻的地方。

两声:指鸣弦岭上只有两三声琴声。鸣弦岭上有一座琴台,相传为晋代著名文学家、音乐家王徽之隐居读书和练琴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林景象。诗人以“木叶萧萧”开头,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让人感到清新凉爽。接着,诗人用“幅巾藜杖”来形容自己的身份——一位隐士,正在山中行走。这里的“幅巾”是指古代隐士常用的头巾,而“藜杖”则是他们用来支撑身体的工具。

就在诗人沉浸在这宁静的美景之中时,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山路的深处。这里的“忽然”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讶和惊喜。他原本以为会一路走来都是平坦的山路,没想到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处隐藏在深山之中的美景。

最后一句“听得鸣弦一两声”,则是对前面景色的升华。原来,在这深山之中,隐藏着一座琴台,而那里只有两三声清脆悠扬的琴声回荡在山谷之间。诗人被这美妙的琴声所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聆听。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画卷。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