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诗句释义与分析】
- 攀萝蹑石落崔嵬:描述了登山的情景,攀着藤蔓,踏着石头,一步步地攀登至陡峭的山峰。这里的“崔嵬”指的是高大而险峻的山势,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态度。
- 千万峰中梵室开:意指在这众多山峰之中,有一处寺院(梵室)被开辟出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梵室”通常指的是佛教寺庙,象征着修行和清净之地。
- 僧向半空为世界:描绘了一位僧人站在山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这里的“半空”可能是指高处,意味着高远或超越现实的境界。
- 眼看平地起风雷:形容从山顶往下看,似乎可以感受到地面的变化,如同风雷一般震撼人心。这可能比喻诗人内心的激动或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
- 猿偷晓果升松去:以动物的行为来隐喻人的活动。此处可能是说,早晨时分,猿猴悄悄采摘果实,然后爬上松树离去。这反映了自然的生机和生物的活力。
- 竹逗清流入槛来:通过竹子的摇曳,水声潺潺地进入庭院。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竹子的摇曳与水声的流动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旬月经游殊不厌: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游览,对这个地方依然充满兴趣,没有感到厌倦。这说明作者对这次旅行非常珍视,每一次的旅行都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 欲归回首更迟回: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开时的心情,回头望去,想要再停留片刻,但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不想多留。这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既有留恋,又有不舍。
【译文】:
攀上藤蔓,踏过石头,一步一步攀爬至陡峭的山峰。在这千万座山峰中,有一处寺院(梵室)被开辟出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站在山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他看着平地上的变化,仿佛可以感受到风雷般的震撼。早上时分,猿猴悄悄采摘果实,然后爬上松树离去。竹子的摇曳与水声的流动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游览,对这个地方依然充满兴趣,没有感到厌倦。想要再停留片刻,但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不想多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和游览名胜的山水诗。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哲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