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云物惨,既望月华鲜。
欻照三千界,应勤八万仙。
种榆稀近应,飞镜俨高悬。
多病妨杯杓,清愁似去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又要逐句解读字词。“八月十六夜对月”一句中,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情;次句写中秋之夜的月色,用“惨”字写出了云物的暗淡无光;第三句中,“应勤八万仙”,运用夸张手法,以仙人之多来反衬自己的孤独凄凉。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作者通过“种榆”与“飞镜”两物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情。

【答案】

八月十六夜对月

中秋云物惨,既望月华鲜。

欻照三千界,应勤八万仙。

种榆稀近应,飞镜俨高悬。

多病妨杯杓,清愁似去年。

注释:

八月十六夜对月:农历八月十六日是中秋节。

惨:昏暗无光的样子。

既望月华鲜:农历十五日是望月,此时月亮明亮。

欻:忽然。

三千界:指人间、天人。

应勤:该勤勉,此处意为勤于修道。

种榆稀近应:种的树木很少能接近天空,这里比喻自己孤独寂寞。

飞镜俨高悬:像飞出的镜子一样高高悬在空中,比喻自己身处高处,但无人理解。

多病妨杯杓:因多病不能饮酒作乐,妨碍了自己的乐趣。

清愁似去年:忧愁如同今年一样,一年年重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