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翠竹闻家子,琼树瑶林物外人。
千古文章随逝水,一生气义属飘尘。
匡生左里人何在,南浦东湖迹已陈。
想见九原托体处,白杨荒草不能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挽刘六咸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碧梧翠竹闻家子,琼树瑶林物外人。
  • “碧梧翠竹”指的是郁郁葱葱的竹子,“闻家子”可能是指家中的人或亲戚。
  • “琼树瑶林”指的是珍贵的树木,可能是指高贵、稀有或者美丽的植物。
  • 整句的意思是说,竹子和树木都是家中的,而外面的世界则是物外之人。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可能是对刘六咸的悼念,因为他似乎与这些自然的美景格格不入。
  1. 千古文章随逝水,一生气义属飘尘。
  • “千古文章”指的是流传千年的文章或作品。
  • “逝水”指的是流逝的时间,这里比喻文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 “一生气义”指的是文章中蕴含的生气和正义。
  • 整句的意思是说,千古的文章都随着时间而逝去,而那些充满生气和正义的文字却是永恒的。
  • 注释:这句诗强调了文字不朽的价值,即使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真正的精神财富仍然能够跨越时间的界限。
  1. 匡生左里人何在,南浦东湖迹已陈。
  • “匡生左里”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匡生可能是这个地方的一个姓氏。
  • “左里”在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方位或区域。
  • “南浦东湖”指的是南方的东湖,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泛指江南地区。
  • 整句的意思是说,匡生的左邻右舍现在都在哪里呢?他曾经生活过的南浦东湖的地方现在已经没有了。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可能是因为匡生已经去世,而他的生活痕迹已经被人们遗忘。
  1. 想见九原托体处,白杨荒草不能春。
  • “九原托体处”指的是安葬的地方,“九原”可能是指墓地所在的广阔土地。
  • “白杨荒草”指的是白杨树和荒草丛生的景象,可能是指墓地周围的环境。
  • 整句的意思是说,我想去看看那埋葬匡生的地方,但那里只有白杨树和荒芜的草地,再也没有春天的气息。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对匡生墓地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悲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