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边药气浓,烟畔柳枝弱。
惜许两春事,潘郎行色作。
维南有岑岭,底处端州郭。
客子何当归,莫待蕉花落。
【注释】:
风边药气浓,烟畔柳枝弱。——药气指中药的味道。风边、烟畔:指药铺附近。药铺的香味随风飘来,药铺旁边的柳树枝条显得柔弱,是春天将要过去的迹象。
惜许两春事,潘郎行色作。——惜:惋惜。许:希望。二句意谓,希望春天不要过去,潘郎(潘安)的风采就要来临了。
维南有岑岭,底处端州郭。——维南:即维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岑岭,指桂林的象鼻山,因山形酷似一头饮水的大象而得名。底处,即何处。端州:即端郡,治所在端溪县(今广西恭城县西)。唐元和十年(815年),改端州为端义郡。
客子何当归,莫待蕉花落。——客子:诗人自称。归:归来。客子,指在外漂泊不归的游子。莫:不要。蕉花落:即“蕉花凋”,指秋末冬初,叶子凋谢,花亦脱落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送潘四十五》组诗中的一首。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情景,后两句写送别的感想;前三联描写景色而抒情,后一联议论抒情而写景。全诗写得含蓄婉曲,感情真挚深沉。
第一联“风边药气浓,烟畔柳枝弱”写离别时药铺附近的景色。药铺是卖中药的地方,所以药气很浓;药铺旁边是柳树掩映着的地方,柳树长得很柔弱,这是春天即将过去的迹象。这里既交代了离别的时间是在春天,又暗示了分别的原因,同时把离别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烈。
第二联“惜许两春事,潘郎行色作”直接点明离别的原因。“惜”字表明对春天留恋之情。“许”,同“吁”,叹词,表示叹息之意。“两春事”指春天的光景。潘郎行色作,即潘郎(潘安)的风采将要来临了。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三联“维南有岑岭,底处端州郭”写离别时的景物。维南山势高峻,山顶上耸起一座山峰,这就是岑岭;岑岭下有个地方,那里就是端州的城郭。这里通过写景来渲染离别的气氛,同时也为下文抒发送别感伤之情作了铺垫。
第四联“客子何当归,莫待蕉花落”直接表达送别的感想。“客子”指游子,即外出做官或者经商的人。“归”指回到家乡或故土。“莫”表示不要的意思。“蕉花落”是比喻秋天的到来。这里既是说不要等秋天到了才想起回家,也是说自己要赶快回到家乡去,以免在外漂泊太久而耽误了事业。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