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之梦非想因,倏欻游遨出无垠。
旁日挟月超昆仑,虚无上下列宿分。
绛气郁霭玄都门,万灵呵护静不喧。
中有蕊珠玉宸君,再拜问道受七言。
故知要妙可不烦,离宫阁道多往还。
众真差池玉炼颜,云衣霞裙绛纛幡。
顾我如旧笑轩轩,问我不归何由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记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畴昔之梦非想因”

  • 注释: 指过去的梦境并非想象中的虚构。
  • 赏析: 开篇即点明梦境与现实生活的区分,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第二句:“倏欻游遨出无垠。”

  • 注释: 突然之间自由自在地游走于无限的空间之中。
  • 赏析: 此句描绘了梦境中遨游无垠的场景,展现了梦幻般的自由和宽广。

第三句:“旁日挟月超昆仑。”

  • 注释: 旁边日月相伴,超越了昆仑山,形容梦境的宏大和超凡。
  • 赏析: “旁日挟月”形象地表现了梦境中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与变幻。“超昆仑”则暗示了一种超越凡尘,接近仙界的境界。

第四句:“虚无上列宿分。”

  • 注释: 在虚无缥缈的天界之上,划分着星辰的秩序。
  • 赏析: 通过星辰的分布来隐喻梦境中宇宙的结构,展示了一种深邃而神秘的宇宙观。

第五句:“绛气郁霭玄都门。”

  • 注释: 紫色的氤氲之气弥漫在玄都门附近。
  • 赏析: “绛气”通常指代祥瑞之气,这里用来象征梦境中的神秘与庄严;“玄都门”则是神话传说中的天宫入口,此处用以形容梦境的神圣与崇高。

第六句:“万灵呵护静不喧。”

  • 注释: 无数的灵体守护着这片宁静,不让外界的喧嚣打扰。
  • 赏析: 这一联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安宁与神圣,体现了作者对于梦中世界的美好向往。

第七句:“中有蕊珠玉宸君。”

  • 注释: 其中有一个珍贵的珠子,它是玉宸君的象征。
  • 赏析: 这里的“蕊珠”通常指的是仙丹妙药,而“玉宸君”则是指仙境中的主宰,整句话表达了梦境中蕴含着神奇与尊贵。

第八句:“再拜问道受七言。”

  • 注释: 向玉宸君恭敬地行礼并请教道义。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敬师重教、虔诚求道的场景,体现了梦境与现实修行生活的联系。

第九句:“故知要妙可不烦。”

  • 注释: 因此,领悟至理妙法并不需要繁琐的步骤。
  • 赏析: “要妙”指深奥的道理或精妙的方法,“可不烦”强调了领悟智慧的直接和简便。

第十句:“离宫阁道多往还。”

  • 注释: 离开宫殿和道路,频繁往返于不同的场景。
  • 赏析: “离宫阁道”可能意味着梦境中的自由穿梭,不受现实限制;而“多往还”则表达了梦境世界中的丰富多样。

第十一句:“众真差池玉炼颜。”

  • 注释: 众多神仙因为错误而显得容颜不美。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梦境世界的虚幻和美好,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世界中人们的平凡与局限。

第十二句:“云衣霞裙绛纛幡。”

  • 注释: 穿戴着云雾般轻薄的衣裳,身披霞光闪烁的华服,手持红色的旗帜。
  • 赏析: 这四句诗以丰富的色彩和意象描述了梦境中仙女的形象,既美丽又神秘。

第十三句:“顾我如旧笑轩轩。”

  • 注释: 回头看向我时,依旧是那个笑容满面的朋友。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的友谊,同时也传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

第十四句:“问我不归何由缘。”

  • 注释: 询问我为何不能回到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 赏析: 最后一句是对读者的一种反问,引发思考,同时也留下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张祜的这首《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诗句中融合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