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中欻忽生丝竹,眼底鲜飙起寒绿。把笔谁能写此真,偃蹇一枝生气足。
夫人故有林下风,岁寒落落此君同。映窗得意偶挥洒,写出筼筜谷里千秋之卧龙。
夜来风雨吹倒屋,但恐踊跃变化入水渺无踪。
【注释】
袖中欻(xū)忽生丝竹:比喻李夫人衣袖中突然生出美妙的丝竹之声,形象地描绘了她的歌声婉转。寒绿:形容她歌声清亮。把笔谁能写此真:我拿笔也难以写出她的歌声如此真实。偃蹇(yǎn jiǎn):高耸、挺拔的样子。林下风:指风度高雅。筼筜(wén dāng):竹子名。谷里卧龙:用诸葛亮的典故,喻指隐逸不仕的高士。
【赏析】
《李夫人》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作品,此诗描写了李夫人的歌舞才华及她与作者的友谊。开头两句以神来之笔,生动地描摹了李夫人的歌声。“袖中欻忽生丝竹,眼底鲜飙起寒绿”句中“欻(xū)忽”意为忽然,突出李夫人歌声的神奇和动人;“寒绿”指歌声清亮。“把笔谁能写此真”句中“把笔”指执笔写作。“真”为真实、真切之意。这句说,即使我拿起笔来写作,也难以将李夫人的歌声写得如她所唱的那样真切。“偃蹇一枝生气足”句中的“偃蹇”,即昂首挺立,这里指李夫人姿态美丽,精神振作。“生气足”,指李氏歌喉的优美动听。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李夫人与作者之间的友情。“夫人故有林下风,岁寒落落此君同。”这句说,李夫人具有那种在寒冷的冬天依然高洁的风度。“岁寒落落”即“落落”的倒文,意指在严寒之中仍保持高尚的品格。“映窗得意偶挥洒,写出筼筜谷里千秋之卧龙”。这一句写李夫人在室内欣赏美景时偶然挥洒笔墨,写下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写出筼筜谷里千秋之卧龙”句中“卧龙”,典出《晋书·许由传》。传说许由被尧帝请去做官,他不愿接受,于是跑到箕山隐居,尧帝派一个使者到箕山下请他去当九州长官,许由回答说:“我听说,圣人在上位时,让天下人各得其所就是贤明的人,我不愿意做官。”于是便从山上跑下来,伏于太行山膝行而下,于是有了“箕山挂角”、“卧龙岗”等地名。《晋书》还记载说,许由死后葬在箕山,其子孙因居箕山而称许氏家族,世世代代相传。所以,这里的“卧龙”指的是许由。这句说,李夫人在画中写出了像箕山那样隐居的人。“千年之后,人们还将称赞这位隐士。”
最后两句写风雨之夜,李夫人唱歌的情景。“夜来雨过风吹屋,但恐踊跃变化入水渺无踪。”这句说,夜间下雨过后,风吹屋瓦,但担心李夫人会突然变成水鸟飞走。“踊跃变化”,形容歌声宛转动听。“入水渺无踪”,写歌声宛转悠扬,好像要随着水流远去,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