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右军尽善,下笔少陵有神。
无复向来金马,可惜埋此玉人。
诗句译文:
学习书法时,我尽最大努力地模仿王羲之(右军),下笔时则效仿杜甫(少陵),希望可以兼收并蓄两位大家的优点。 但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并未能实现这一梦想,反而让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埋没了他们真正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朋的一首六言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学书和下笔两个阶段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希望能够像王羲之一样成为书法界的领袖,同时也希望能够像杜甫那样创作出感动人心的诗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诗人并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让诗人感到遗憾和惋惜。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无尽感慨。
注释:
[^1][^2] 学书:学习书法。右军:指的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因其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少陵: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代表作《登高》。
[^4][^5] 金马:古代的一种官衔,指皇宫中的守卫。玉人:形容女子美好如玉。
[^7] 本句出自宋代诗人洪朋的古诗《跋山谷帖用其韵》,其中“学书”和“下笔”分别指的是学习书法和书写。
[^9][^10]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开元年间被皇帝召见的情景,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11][^12][^13][^14]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这四句诗分别描绘了良相、猛将的形象,并通过他们的外貌和气质来展现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15] 本段描述了诗人在学书和下笔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使得诗人无法像王羲之和杜甫那样成就一番事业,也让诗人深感遗憾和惋惜。
[^16] 本段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