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愿见韩荆州,部曲犹思郭细侯。
可是孔鸾垂塌翼,行看骐骥踏长楸。
谢公已蜡登山屐,范蠡难维泛海舟。
当复睽离还惜别,山中犹得从公游。

【注释】

李仲特:作者的朋友。韩荆州:指荆州节度使,即韩朝宗。郭细侯:指郭英。孔鸾垂塌翼:孔鸾,指孔颖达,唐人,曾梦见鸾鸟飞坠地上,遂作《毛诗正义》,故称孔鸾。《毛诗正义》中引汉郑玄笺云:“鸾,凤也。垂者,坠也。其言‘垂’者,犹言‘堕’也。”塌翼,意谓翅膀坠落。行看骐骥踏长楸:行看,即将看到的样子。骐骥,良马。长楸,大木。此句意谓将看到良马在长木上奔跑。谢公已蜡登山屐(ji):指东晋谢安。谢安常以蜡代油,为屐,名“蜡屐”。范蠡难维泛海舟: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隐居陶山(今江苏宜兴)。范蠡曾说,他乘扁舟游五湖时,遇到大风浪,便用铁锥钉住船板,然后驾舟破浪前行。

【译文】

朋友啊愿你拜见韩荆州,部曲们还念着郭英君。

可叹的是孔鸾垂翅欲坠落,不久你定会看到千里马在长木上疾驰。

谢公已将登山屐涂上蜡,范蠡难以维持泛海的船只。

我们再次分别又何须伤感呢?山中仍然可以和你畅游。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殷切希望。全诗语言平白而自然、质朴,却极富情味;虽无浓墨重彩之描写,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友情的真挚、热烈与深情。

首联两句写朋友要谒见荆州长官韩朝宗,部属思慕郭英君之情。韩荆州,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任荆南、岭南节度使。荆州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荟萃,因此,诗人希望他的门下有如孔颖达、郭英这样的杰出人物出现。孔英君,即孔颖达,唐初著名的经学家和《五经正义》的主要编撰者之一。

颔联两句写自己愿为韩荆州效犬马劳。孔鸾,传说中有两翼,一翼曰鸾,一翼曰鹄。这里比喻韩荆州的贤能,能使像孔鸾一样的人展翅飞翔。骐骥,即良马。这里比喻自己的才能,希望能得到韩荆州的提拔和重用。这两句语浅意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自我期许。

颈联两句写自己将随韩荆州登泰山、泛黄河,以显自己的志向和才能。泰山高耸入云端,黄河奔流不息,均非一般人所能攀登。泰山象征崇高的道德标准和理想抱负,黄河象征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两句运用典故,既表明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又显示了自己的抱负和才学。

尾联两句写自己虽然要离去,但与友人还会再见面。山中仍能与你畅游。这两句既是对前文“愿见荆州”的回应,又是对朋友离别时的宽慰和安慰。

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情感真实,是一首优秀的抒情小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