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跻来借一枝筇,幽讨深行极半峰。
路侧似逢居士屩,岁寒空老大夫松。
林间突兀森蹲虎,门外坡陀偃卧龙。
引水作帘真酷似,涓涓初不异秋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次友游宣岩韵》,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攀跻来借一枝筇,幽讨深行极半峰。
路侧似逢居士屩,岁寒空老大夫松。
林间突兀森蹲虎,门外坡陀偃卧龙。
引水作帘真酷似,涓涓初不异秋冬。
赏析:
陈棣的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宣岩的自然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攀跻来借一枝筇,幽讨深行极半峰”描绘了诗人攀登至半山腰的情景。诗人使用“攀跻”,暗示了登山的艰难,同时“来借一枝筇”又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的勇气与坚韧。
颔联“路侧似逢居士屩,岁寒空老大夫松”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诗人在山路旁边仿佛遇到了一位行走的老人,他穿着像古代文人一样的布鞋,这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沉淀。而“岁寒空老大夫松”则进一步突出了松树在寒冷中的坚韧与高洁,如同年长的大夫一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颈联“林间突兀森蹲虎,门外坡陀偃卧龙”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林中的动物形象化,赋予了它们生动的生命力与个性。虎的“突兀”和龙的“坡陀”都体现了自然的雄壮与威严,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敬畏和向往。
尾联“引水作帘真酷似,涓涓初不异秋冬”则是对山水景色的独特感受。诗人用“引水作帘”来形容水流如窗帘般轻柔地覆盖着水面,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与四季变换的秋冬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宣岩美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