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句法追彭泽,九日题诗兴有馀。
可是门生藏橘帖,不劳博物见新书。
【注释】
跋:题在书画、书籍、碑帖等上的文字。橘:橘子。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故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此指重阳节。
门生:学生或门徒。藏:收藏。
博物:指博学多识的人。新书:新编的书或新发现的文物。
赏析:
这是一首题跋诗,作者通过跋文对所藏《橘帖》的内容作了介绍和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首句“苏州句法追彭泽”意思是说,作者的书法风格与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号吴兴)和怀素相类似。“句法”指的是字体结构,“彭泽”是张旭的字号,这里用来借代。张旭擅长草书,其笔势奔放不羁,被称为“颠张醉素”。
次句“九日题诗兴有馀”,意思是说,作者在重阳节那天作诗写意,兴致很高。
第三句“可是门生藏橘帖”,意思是说,然而门生珍藏着一张橘子皮做的帖子。“但”表示转折,意思是虽然这样,但并不妨碍作者自己欣赏它。
最后一句“不劳博物见新书”,意思是说没有必要让博学多识的人来发现新的文物了。“博物”指的是博学多识,“新书”指的是新发现的文物。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喜爱和自豪之情。通过对苏轼所藏《橘帖》的介绍,展现了其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谦逊低调、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