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
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裹盐包饭各匆匆,回首烟霞楼观中。
诗成更觅羊何和,犹是前身内史公。
南城邓氏亭
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
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裹盐包饭各匆匆,回首烟霞楼观中。
诗成更觅羊何和,犹是前身内史公。
注释:
- 小麦青青山一曲:指春天小麦生长的样子,青青是指小麦的颜色,山一曲是指山的形状,比喻为曲折的山脉。
- 江南千里伤春目:江南千里指的是长江以北的地区,春季时万物复苏,但人们的心情却因为离别而感到悲伤。
- 盱母江头唤渡人:盱母江头指的是在盱眙县的江边,唤渡人是指在江边呼唤渡船的人。
- 遥指麻源第三谷:麻源第三谷是地名,位于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此处用“遥指”表示距离感。
- 裹盐包饭各匆匆:裹盐包饭是指将饭菜包裹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各匆匆则是指大家各自忙碌的情景。
- 回首烟霞楼观中:回首烟霞楼观中指的是回首望望远方的景色,烟霞楼观中是地名,位于江苏淮安市清河区,这里用“回首”表示回顾过去。
- 诗成更觅羊何和:诗成更觅羊何和是指完成了诗歌创作后,又去寻找与诗歌相关的人和事。
- 犹是前身内史公:犹是前身内史公是指诗人自己曾经也是一位历史人物,内史公是司马迁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况。首联描绘了春天小麦生长的样子以及江南千里的美景。颔联描写了一个人在江边呼唤渡船的情景。颈联描述了人们在忙碌中各自准备食物的情景。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