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琵琶恨,融归十四弦。
拨寒红玉笋,拍暖绣金莲。
梅影春风里,茶声雪水边。
自怜还自笑,星发照婵娟。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

注释: “鹦鹉琵琶恨”,这里的“鹦鹉”和“琵琶”都是比喻,暗指诗人的情感状态,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或怀念。

第二句

注释: “融归十四弦”,这里的“融”可能指的是音乐或诗歌中的和谐与融合,而“十四弦”则可能指的是乐器的弦数,暗示着音乐中丰富的情感表达。

第三句

注释: “拨寒红玉笋”,这里的“拨”是动词,描述的是弹奏琵琶的动作;“寒红”可能指的是琵琶上的色彩或者弹奏时产生的寒冷的感觉;“红玉笋”则是用来形容琴弦的质感,如同红玉一样细腻。

第四句

注释: “拍暖绣金莲”,这里的“拍”同样是动词,描述弹琵琶时的拍打动作;“暖”可能是指琴音给人带来的温暖感觉;“绣金莲”则是用来形容琵琶上的花纹或弹奏时的声音,如同绣花的金莲一般华丽。

第五句

注释: “梅影春风里”,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在春天的微风中,梅花的影子若隐若现。这可能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欣赏或感慨。

第六句

注释: “茶声雪水边”,这里的“茶声”指的是茶叶被水泡开后发出的声响,而“雪水边”则可能指的是泡茶的地点或环境。这句诗可能是在描写一个宁静、清新的场景。

第七句

注释: “自怜还自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可能觉得自己值得怜悯(因为经历了许多困难),另一方面又觉得可笑(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处境)。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复杂感受。

第八句

注释: “星发照婵娟”,这里的“星发”可能指的是星星的光芒,而“婵娟”则是月宫里的仙女,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这句诗可能在说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像星星一样照亮夜空,或是希望自己能够像月亮一样纯洁、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景象和个人感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鹦鹉琵琶恨”到“星发照婵娟”,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追求美好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