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
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
撄宁和顺气,缘督正平心。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注释】

暑夕:夏天的傍晚。

撄宁和顺气,缘督正平心:撄宁是《易经》中“兑”卦的名称,意为“悦”,与上句的“静”相对,表达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缘督是“乾”卦的名称,意为“动”,与下句的“深”相对,表达一种深远的心境。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转动万物的道理微妙,昭示于文不在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第一句“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描述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高楼矗立在晚霞中,仿佛将整个天空都纳入了眼底。这句诗通过描绘夕阳余晖映照在楼阁之上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野迥送宵阴”则展现了夜晚降临时的宁静景象,远处的天空逐渐变暗,星星闪烁。这句诗通过对夜幕降临时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内心的一种宁静与淡然。

第二句“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氛围。鹭鸟栖息在宁静的沙滩上,发出悠扬的叫声;萤火虫在岸边的竹林中穿梭,发出微弱的光芒。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夜晚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三句“撄宁和顺气,缘督正平心。”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撄宁和顺气指的是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宁;缘督正平心则是指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静。这两句诗通过引用《易经》中的卦象名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他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才能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则是诗人对于艺术的理解。这里的天机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转物天机妙则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昭文不在琴则是指艺术的魅力并不在于琴声的美妙与否,而是在于作品本身的意境和内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形式和技巧的华丽,而在于能够表达出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因此,他鼓励人们在追求艺术时,要注重作品本身的意境和内涵,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