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
沼泉莫放源头浊,种竹先教地步宽。

以下是对洪咨夔的《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意解读:这首诗表达了治理国家应该像管理花园一样细致入微,治理得当固然容易,但保持整洁却困难重重。诗人通过比喻,强调了治国理政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2. 诗句翻译

  • “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 —— 治理国家需要像打理花园一样,虽然清理杂草容易,保持环境整洁却难上加难。
  • “沼泉莫放源头浊,种竹先教地步宽。” —— 在治理水系时,不要让水源变得浑浊,种植竹子时应先让地面足够宽广,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 关键词注释
  • 治国:指国家的治理和管理。
  • 治圃:打理花园,喻指治理国家。
  • 垦除:清理杂草,使土地更加平整。
  • 整齐:使事物井然有序,符合规范。
  • 源头:水流的起始处。
  • 沼泉:池塘和小溪等自然水体。
  • :这里可能是指竹林或者种植竹子。
  • 地步:田地或空间的范围。
  1. 赏析:《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通过对治理国家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深刻认识。诗中“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治国如同打理花园一般,看似容易实则困难重重。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工作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治理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洪咨夔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国家治理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其个人政治理念的体现。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治理国家的重要观点,这些都是值得后世政治家和思想家深入探讨和借鉴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