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肠公子醉乡徒,风味元来蜀似吴。
便好挂门驱疟鬼,不须诗咏血模糊。
【注释】高倅:即高适,字子美,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糟蟹:指用糟腌制的螃蟹。“破故纸”:指旧书,这里指诗稿。芽口:指酒菜入口之处。“驱疟鬼”:指消除疾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高适时所作。作者以高适自比,说自己虽然有病,但能饮酒消愁,所以不会生病,希望友人不要因为自己不能为诗而感到扫兴。
“无肠公子醉乡徒”一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无肠公子。无肠公子,传说中没有肠子的神仙,比喻自己身体不好,像仙人一样。“醉乡”,指饮酒之地。“徒”指人,这里用作副词,表示一种状态。“风味”,本意是指事物的特质,这里指食物的味道。“元来”就是本来、原来的意思。“蜀似吴”,指四川和福建的口味差不多。这一句的意思是: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能饮酒消愁,所以不会生病,就像仙人一样。
“便好挂门驱疟鬼”一句,意思是: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能饮酒消愁,所以不会生病,就像仙人一样。“便好”是就地可以的意思。“挂门”是说可以在家喝酒。“驱疟鬼”是驱除疾病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我就在家里,可以尽情饮酒,不用去外地写诗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希望他能健康长寿。
“不须诗咏血模糊”一句,意思是:我不必要写诗赞美这种美味佳肴,因为我已经吃过了。“血模糊”是形容吃多了酒肉导致身体不适的样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希望高适不要因为自己不能为诗而感到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