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披菰折似秋严,茀草丛中菊露尖。
只有木犀荒不得,媻跚勃窣上亭檐。
【注释】
西庵:即西林寺。晚步:傍晚时在林中小路上散步。荷披:荷叶披挂。菰(gu)折:指折断的菰草,也指菰叶。似秋严:像秋天那样严肃、严峻。茀草丛中:茂盛的草丛。菊露尖:指菊花上的露珠。媻跚勃窣:指步履蹒跚。亭檐:指寺庙的廊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宣和元年(1119)八月在西林寺所作的。当时作者因被贬谪而心情郁闷,于是写下了此诗。首句“荷披菰折似秋严”,写诗人行走在荷塘边的小路上,荷叶已经凋零,但还残留着未完全枯黄的菰叶,给人一种深秋季节的感觉。第二句“茀草丛中菊露尖”,写诗人经过茂密的草丛,发现了一些菊花上的露珠,这更衬托出了秋天的凄凉。第三句“只有木犀荒不得”,写诗人只能看到枯萎的木犀花,无法欣赏它的美丽。第四句“媻跚勃窣上亭檐”,写诗人步履蹒跚地走上寺庙的廊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景象,通过对荷叶、草地、菊花、木犀花等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和情绪。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痛苦生活,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