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台上深情宠,偃月堂中尽意谋。
争柰天公无面目,满林黄叶一番秋。

【注释】:

①初冬寓笔:诗人于初冬之际在寓所创作十首绝句。

②避风台上:即避风亭,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为南宋名胜。

③争柰(něi):怎奈、无奈。

④天公:天气。

⑤黄叶:指落叶。

【赏析】: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十一月初,是作者与友人游历杭州西湖之作。前二联写避风台、偃月堂,后二联写天公无情,满林秋色,以景结情。

第一联“避风台上深情宠”,点明游踪。避风台,亦称清风亭,在杭州西湖孤山西麓栖贤寺内。诗人在杭州寓居期间,常登楼赏景,或与友人吟咏。此处应为作者与朋友同游时作的。“深情”二字用得好,表明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宠”字,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珍惜之情。

第二联“偃月堂中尽意谋”,“偃月堂”是杭州西湖著名景点之一,位于孤山西麓。此处应为诗人在游历杭州西湖时所作。诗人在此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无尽的乐趣,因此产生了一种愉悦的心情。而在这种心情下,诗人也愿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尽意谋”三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旅游经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第三联“争柰天公无面目,满林黄叶一番秋”,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季节变化的感慨。这里,“争柰”二字表示无奈的意思。诗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节奏进行生长和变化的,而人类却往往无法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因此,诗人感到无奈和困惑。而当秋天到来的时候,树木开始凋零和枯萎,整个树林都笼罩在一片黄色之中。这是大自然的另一种景象,也是季节变化的一种表现。

整首诗通过描绘杭州西湖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