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都黍离迷宫堧,金铺兽面秋风寒。
百年大义冷于铁,西湖走马狨丝鞍。
亡秦定必三户楚,况今南北皆王土。
紫髯青鬓祖豫州,威如迅霆惠如雨。
山东井落回生意,收召惊魂高枕睡。
中有虓将来青州,马蹄欲踏狼胥碎。
邦人聚观鬨塞涂,和气酿雪苏焦枯。
银城万里轧坤轴,烛龙一色辉天衢。
殷殷好语传田间,雪晴又雨直几钱。
翠麰涨天士宿饱,踊跃一鼓空两甄。
中原宿愁无地愬,欢呼从此归王度。
更烦老笔为草檄,读之会使头风愈。
【译文】
汴京的稻田,像迷宫一样荒芜,秋风带着寒气,金铺兽面。百年的大义如钢铁般冷硬,西湖边骑马走的是狨丝鞍。亡秦必定有楚三户,如今北方和南方都是王土。紫髯青鬓的祖豫州,威势如同迅霆,仁德如同雨露。山东井落回生意,收召惊魂高枕睡。中有虓将来青州,马蹄欲踏狼胥碎。邦人聚观哄塞涂,和气酿雪苏焦枯。银城万里轧坤轴,烛龙一色辉天衢。殷殷好语传田间,雪晴又雨直几钱。翠麰涨天士宿饱,踊跃一鼓空两甄。中原宿愁无地诉,欢呼从此归王度。更烦老笔为草檄,读之会使头风愈。
【赏析】
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冬,作者张元幹任建州知州。诗人借《诗经》“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奕奕”诗意,抒写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首联以景起兴,用汴京黍离、迷宫堧等荒凉景象比喻南宋王朝的衰败。金铺兽面、秋风寒则形容金兵南侵的严寒气候,表现了诗人对侵略者的仇恨。
颔联以“大义”、“铁”“三户”等词语表达出诗人对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强烈不满。
颈联用“亡秦”与“定必三户”相联系,表明了只要坚持抗争,就一定能收复失地。“况今南北皆王土”,意思是说现在的局势是南北都成了王道所治之地,也暗含着对南宋朝廷苟安江南的讽刺。
尾联中“紫髯青鬓祖豫州”、“虎须下酒”指岳飞;“威如迅霆惠如雨”形容他勇猛善战;“虎须”指胡须,这里用以比喻岳飞的胡子。“和气酿雪苏焦枯”,意思是说和煦的春风能吹化冰封的土地、消融焦枯的草木,暗喻南宋小朝廷的懦弱、无能。
尾联“中原宿愁无地诉”,意思是说中原百姓长期以来受尽金人的欺凌,无处诉说他们的苦难;“欢呼从此归王度”意思是说从今以后,中原人民将摆脱金人的压迫,重享太平。
全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民族危难的深切忧虑。